让知识产权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
发布时间:2013-12-16
“自从去年8月,湖北成为首批5家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试点后,我们从顶层设计、政策措施制定以及具体项目评议等多个方面展开工作。今年,我们选取了武汉晶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的船舶脱硫技术产业化项目开展知识产权评议,通过专利分析,我们提出了该类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及现有相关专利技术的竞争性比较,为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支撑。”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协调管理处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了该省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工作的进展情况。
在2012年年初全国知识产权局长会上提出的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发展、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开展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试点等成为体现知识产权与经济融合的重头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即将开幕的2013年局长会上,如何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激励之下,让知识产权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也成为热点话题之一。
加速融合 成效明显
2012年,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保持增长趋势,在数量增长的同时,注重提升专利的质量成为工作重心,拥有更多的高质量的专利意味着拥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和更为可观的市场回报。2012年获得中国专利金奖的25项专利不仅技术先进,创新水平高,资源利用率高,像百万吨级煤炭直接转化油品技术、气相法乙苯绿色清洁生产技术、世界首个戍型肝炎疫苗的基础专利等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这些获奖专利也有着可观的经济效益。25项金奖项目,自实施日起至2011年底,新增销售额1655亿元,新增利润346亿元。
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我国在知识产权与经济科技结合方面,取得了进展。在包括湖北、天津、江苏、广东、重庆等在内的10个地方和2个园区开展了评议试点工作。
在国家层面,颁发了《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试点工作管理暂行办法》;联合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启动开展知识产权评议试点;联合中科院就其先导项目开展知识产权评议,支持开展国防领域知识产权评议工作。
“开展重大经济科技活动评议活动非常重要,能够有效降低科研项目的风险,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我们现在已经开始着手建立制度,在各个地区找些抓手来推动。”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王东风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采访时对评议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肯定。经过1年多的试点工作,湖北目前已经面向重点产业、重大科技项目、重大产业化项目以及上市后备企业、引进人才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方面开展知识产权评议活动。具体选择了黄石市“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开展评议,以及华中数控、黄石市东贝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远城药业等企业的项目展开知识产权评议。
2012年,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深入开展,成效明显。目前,全国已经有28个地区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投融资服务及创建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综合试验区等试点工作。2012 年1月至9月,全国专利质押金额84.7 亿元,是2011 年全年质押额的94%,涉及专利1942件。与此同时,作为推动专利与金融结合的重要方式,我国已经在25 个市(区)开展专利保险试点工作,有效促进了企业和保险机构需求的对接。
护航创新激励增长
展望2013年的工作,根据党的十八大对我国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的未来发展做出的科学部署,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资源配置的优化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成为必然选择。
辽宁省知识产权局局长胡权林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辽宁近些年注重将创新资源集聚在企业上来,通过“兴业强企”工程提升创新能力。同时,通过调整专利申请资助补贴等政策引导,将资助集中在高质量的发明专利上,提升了创新能力。未来,仍将继续发展政策资金的引导作用,提升创新能力,推动辽宁的经济发展。
据介绍,2013年,我国将重点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探索专利导航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加快知识产权商用化和产业化工作,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逐步扩大专利保险试点地区规模,促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深度融等工作。
镇江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陆介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我国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面已经形成多种模式,镇江也在通过更为市场化的途径,寻求质押融资模式的突破。在以政府担保为基础的同时,让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完善评估体系,建立更为灵活有效的知识产权交易渠道,是未来需要突破的地方。
对知识产权发展的未来,各地也寄予厚望。王东风表示,十八大把创新摆在了突出的位置,而在湖北的未来经济发展中,在“创新湖北”的建设中,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新的一年里,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让知识产权制度深入人心,让企业善于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提高创新能力,带动经济发展是必然的选择。